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第40期总第2054期已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关闭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默认大小
第2054期·A01 新闻报道
十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
2022-10-13 11:04:34

刘芳

第十三集 一国两制

讲述人:导演  刘芳

本集内容聚焦十年来香港、澳门、台湾的发展足迹。为了在港澳台大事全覆盖的同时务求精准,本集解说词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独具特色——极度平实、简洁,语未言情却又处处见情。文稿客观、理性却又能触达观众内心,这正是本集创作的突破点和精彩看点。“语未言情情亦浓”的秘密,就在于片中所有画面的选择不仅要精准,还要有信息量和情感浓度。

什么是有信息量?比如这些年香港金融的发展成就,包括沪港通开通及香港加入亚投行等每件“大事”,片中都只用了一个画面来交代,看到这些画面就能直观领会中央推动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具体实践。还有台湾青年范姜锋在福建南平松柏村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平潭台湾电商产业园的繁忙场面、海峡两岸青年的就业创业情景,短短几秒镜头反映的是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团结向前的决心。

而情感浓度,则需要在海量素材里精心筛选最极致的镜头,用剪辑赋予其视觉和情感冲击力,最大限度挖掘画面叙事的潜在能量。比如首次在片中呈现的港珠澳大桥卫星高分图像动画,就是本集的一大看点。从高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就像两只手分别向对面伸出去,这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这些画面的背后,凝聚的是最深沉的情感——既有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也有深入中国人骨血的家国情怀,更有港澳台同胞与祖国之间至真至诚的依恋。本集镜头还聚焦年轻人。同是中华传统文化塑造的年轻人,身上流淌着一样的真善美。他们代表祖国的未来,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祖国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本报记者 吴楠 R65

徐可

第十四集 胸怀天下

讲述人:导演  徐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胸怀天下》以这一重大外交思想为主线,详尽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形势,我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伟大历程。

片中,我们展现了大国领袖平易近人、胸怀天下的外交风采。比如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 70 周年庆典期间,习近平主席为曾经在华参加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颁奖。当他看到 90 岁高龄的老兵谢尔盖耶夫腿脚不便时,马上快步迎上前去为其颁奖。我们在片中也展现了因为中国外交思想而改变生活的很多普通人,比如中老铁路火车司机、老挝年轻女孩宋潘,以及约旦商人穆德的故事等。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穆德来到浙江义乌,以3万元人民币起家,将义乌小商品出口到 13 个国家和地区,2020 年出口金额达1.3亿美元。

为了便于观众理解片中内容,我们选取了很多“微视角”,这都是靠一点点积累得来的:片中,中央礼品展示馆里珍藏的两副乒乓球拍,是导演在开车时听广播得知的,用来展示中美乒乓外交再贴切不过;耳熟能详的歌曲《喀秋莎》《啊,朋友再见》,既能反映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风貌,从视听角度更加丰富多彩,也能勾起观众很多回忆。

外交为民,我们想告诉观众,外交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使身在国外,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中国护照的含金量在逐年提升,中国人在海外的权益也在不断提升。总之,《胸怀天下》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感,更加懂得新时代中国外交。

本报记者 韩平 R37

芦志钢

第十五集 自我革命

讲述人:导演  芦志钢

《自我革命》主要讲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消除了内部严重隐患,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成功道路,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几句来自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歌词,常常在我们脑海中反复回响,特别是在刚刚制作完成《自我革命》这集内容的那段日子。

此次参与《领航》创作,我们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将理论与故事相结合,以大众能接受的形式和画面真诚地讲述那些普通优秀党员的故事。

片中再次讲述了张定宇的故事。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身患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向险而行,冲锋在前,以生命赴使命。当张定宇的名言,“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宽度和厚度却是无限的”在片中出现时,我们相信依然具有直刺人心、震撼心灵的力量。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蕴含着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

当《自我革命》一点点成型后,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自我革命”不是面子话,党的作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在不断提升。

我们党的队伍中确实有一些蛀虫存在,但是从严治党就是要惩腐治贪绝不手软,对这些人零容忍。我们更应关注党员队伍中还有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

本报记者 沈玉 R49

齐义民

第十六集 踔厉奋发

讲述人:执行总导演  齐义民

何为踔厉奋发?如何展现踔厉奋发?《领航》第十六集便是从“踔厉奋发”这个散发着古老气息而又充满时代意蕴的词语中去探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讲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踔厉奋发一词最早出现于韩愈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清代曾出现过踔厉骏发,后来孙中山先生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这样写:“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非偶然也。”

踔厉奋发是个人精神面貌的展示,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焕发青春活力、昂扬向上的拼搏姿态。作为《领航》系列的最后一集,伟大成就前面十五集已经讲透,本集使命就是集中体现奋发有为、昂扬向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成就彪炳史册,使命昭示未来,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接力奋进、勇毅前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了解了踔厉奋发背后的深意,也就走进了这集的主题。整集片子通过11个奋斗者的故事、10个小事件,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踔厉奋发新征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自信自强、无私奉献、敢打敢拼、接力奋进的各行各业的代表,我们的生活才会一年更比一年好,走在大街小巷、村落阡陌,到处可以看到一张张写满自信、从容、幸福的面庞,而这就是新时代幸福中国的精神画像。

本报记者 李珊珊 R50

李忆

视觉呈现 意在创新

讲述人:执行总导演  李忆

我作为《领航》的执行总导演之一,主要负责视觉呈现工作。这也是闫东总导演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把“视觉”板块专门划分出来,足以见得总导演对于“视觉”的重视。

为此我和团队成员们观摩了大量的电视专题片,翻阅了海量文献,反复开会研讨,几易其稿,最终打磨出:用中国式审美来“装裱”这十年的“中国故事”创作理念。

首先,“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手法,通过有和无,虚和实的统一,产生出绝妙的意境,勾勒出无限遐想。我们把这样的手法运用于《领航》片头、片尾的总体设计上。对于片头总导演反复强调要突破传统。于是我们摈弃了约定俗成的展示“十年成就”惯用手法,用“虚写”的方式,把片头的主体锁定在党史展览馆门前的五组雕塑上。选取了其中代表性的形象,将雕塑幻化为乘风破浪的领航巨轮,再配以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同期声,体现出这十年来,在总书记的领航之下,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团结奋斗的昂扬姿态与精神内核。而对于片尾,我们则选用一个个实拍的镜头组接成大美中国、百姓笑脸、国家成就等精彩片段,用“写实”的手法呈现出壮丽而美好的“今朝”。正是通过这样“虚实相生”的组合构成了《领航》独特的开场与收尾,让观众在艺术化表达下走进正片,又在“实实在在”的尾声中感知美好与幸福。再者“散点透视”的运用。“散点透视”也是中国画中常用技法,比如大家熟悉的《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芸芸众生就是“散点”。在《领航》16集中,也时常可以看见我们这样“散点透视”的视觉设计。比如每集开场的总书记金句、贯穿全篇的二十四节气以及意向性的画面:航船、灯塔、道路等。这些小巧的视觉设计犹如浩瀚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在全篇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版面导航
    ×

    先点击

    再“添加至主屏幕”

    往期 节目单 目录
    正在加载